重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化解“谁来种地”困境
日期:2018-09-27 14:31
为重庆巴掌田、鸡窝地普遍,在土地整治前,种植及收获大多由人工完成,耕作主要依靠手扶式的微耕机,但微耕机解放了牛,累死了人是操作者的普遍反映;机器转移更为艰难,大中型机械很难下田,就是微耕机等微小型农业机械在从道路到田地以及田地之间转移时,也经常需要搭跳板,不仅劳神费力,还经常面临安全风险。由此,我市本地农机生产企业开发的适宜小块耕地的以微耕机为代表的一些小型农业机械,仍难以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主力机型。

  实施耕地宜机化改造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

  针对我市耕地自然禀赋的不足,参与研讨的各
6/15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4/20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