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拉萨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变
过去,每到春播秋收时节,在拉萨河谷处处可见农牧民群众赶着耕牛在农田里忙碌的身影,播种着希望、收获着果实。如今,木犁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型农机轰鸣在空旷的田野上,奏响着一曲曲农业机械化赞歌。改革开放40年来,拉萨农业生产方式从人工劳作到机械化的变革,让农牧民群众从繁重的农耕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渐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二牛抬杠”曾是主要耕作方式
伴随着村中年长者的祈福声,青稞酒和糌粑被撒进煨桑堆,浓重的桑烟飘散在田间地头,一旁观看的村民喜笑颜开——在西藏每年三月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人们身着盛装,用最传统的“二牛抬杠”方式,举行传承千年的春耕仪式,犁开沉睡一冬的泥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改革开放前,“二牛抬杠”一直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春播的主要方式,而现在“二牛抬杠”早已退出农耕舞台,仅作为春耕仪式之用。林周县强嘎乡曲嘎强村的村民次仁,已近不惑之年,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农忙时全村人都聚在一起“大会战”的情景。“时代发展了,农机的普及让我们干农活也轻松多了,生活在如今的新时代真幸福。”次仁的感慨源于过去他家面临的窘境——20亩地翻一遍,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喂养耕牛,费时又费力;即使庄稼丰收,但一算账,收获的仅仅是劳力钱;一到农忙,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都要去田里帮忙。
对于父辈们曾经劳作时的辛苦,次仁如是说:“过去,爸妈为了抓紧时间早点干完农活,中午都不回家吃饭,饿了就围坐在地里吃些糌粑凑合一顿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节约时间,但父母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时间和精力全耗在了土地上。”小时候的次仁看着父母日复一日辛苦地劳作,他真希望自己变成巨人,帮助父母轻松干完所有的农活。
机械化逐步普及
次仁上初中时,青稞收割机出现了。但由于收割机还不是很先进,只能将麦子一排排割倒,再由人力捆扎,用架子车或农用三轮车拉到麦场里脱粒。虽然这种简易的收割机还需要人力辅助,但已经让当时的父辈们感受到农机的方便了。随着经济发展,慢慢地,大型联合收割机出现了,以前要干好几天的活在一天内就能干完,人力也在机械的帮助下解放了出来,原来繁忙的晒粮场也渐渐退出了舞台。
如今,我市农机装备从数量多、品种全迈向了科技化、大型化、绿色化新阶段。大马力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饲草玉米联合收割机、液压翻转犁、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众多现代农机装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市广袤的耕田作业中,成了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数据显示,自2006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共向我市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687万元,共使用资金38703.04万元,实施范围涉及全市各县(区),直接受益农户达4.67万户,共购置各类农机具达7.18万台(套)。(下转第三版)
单是2017年,主要农作物完成了机耕面积56.25万亩、机播面积50万亩,机收面积47.01万亩,其中大中型机械作业面积为42.6万亩,三项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80%。相比2005年提高了33.3%,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15.6697万亩。
(下转第二版)
机械化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市农牧局农机科负责人尼吉告诉记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普及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农机在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为农民外出务工增收创造了条件。
在林周县甘曲镇甘曲村村民强巴家的院子里,停放着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2台播种机,还有两台小型收割机。强巴家的18亩耕地全靠这些“铁牛”的帮助。强巴说:“以前用畜力耕种,地翻得很浅,大量的肥力都流失了,收成有限;现在用大型农业机械,每亩青稞的收成能增加好几百斤。”
在曲水县达嘎乡其奴村,村民扎西对于农机普及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说:“以前青稞收获时节,田地里全是村里人忙碌的身影,大家忙得比打场仗还累。现在一到农忙时节,全市机械化,很多在外务工的人都不必赶回来了,他们完全可以安安心心在外挣钱。”扎西告诉记者,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村民,有的从事特种养殖、有的还利用农闲时节用自家的农机跑起了运输。
如今的拉萨,春种秋收依然延续着,但昔日“二牛抬杠”的传统劳动场面已成为尘封的记忆。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让农牧民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大家增收步伐明显加快,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了。